久操视频在线播放_精品综合在线_久久不卡一区_成人情趣视频无遮掩免费

當前位置:生活 > 正文
崴腳急救 記住4個關鍵詞
2021-03-25 10:49:24 來源: 銀川晚報

很多人都曾經走路或運動時崴過腳,多數人的處理方法是:先轉轉腳踝,若只是輕微疼痛,就不管了;若是疼痛難忍、腳腕紅腫起來,就用藥油按摩一下……但你有沒有發現,崴了第一次后,就特別容易再崴腳。

為什么崴腳會有慣性?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醫生馬志偉提醒,和髖關節、膝關節相比,踝關節是人們下肢關節中單位面積受力最大的關節,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傷。臨床上發現,不少患者因崴腳后處理不當導致慢性踝關節不穩,最后發展成習慣性崴腳,有的還不得不手術治療。

為啥會反復崴腳?

崴腳的人,大多是傷到了踝關節的韌帶,尤其是外側副韌帶居多。受傷24小時內,以關節的腫、痛、響為主要表現。“韌帶就像皮筋一樣,崴腳就是突然用很大的力氣來拉這根皮筋,要么將皮筋拉斷了,或者拉斷了一部分;要么讓皮筋變長變細,總這么拉,最終皮筋失去了原有的力量,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了。”馬志偉解釋。

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的疾病,正是因為常見,所以很多人認為無關緊要,結果導致了一些后遺癥。“覺得還能繼續走,肯定沒骨折,沒必要檢查治療。”

“輕、中度的踝關節扭傷,可能會因韌帶松弛易致反復扭傷,當天氣變化時出現酸痛,或因站立過久走路時疼痛、持續力量差、關節穩固性差;重度的踝關節傷如踝關節骨折,可能會導致后果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甚至殘疾。”他進一步解釋,很多人一次崴腳,日后反復崴腳就是這樣來的。

崴腳了,趕緊揉?錯

崴腳了,趕緊揉一揉,是許多人的做法。“崴腳后揉搓患處這是一大誤區。如此一來,會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若患處有局部骨折,不恰當地揉搓可以導致移位。”馬志偉提醒。

通常,一般的崴腳3~4天腫脹就會逐漸減輕或消除,但若是出現腫脹幾天不消,甚至越來越腫,可能說明韌帶嚴重損傷甚至骨折,需要就醫,而不是等它慢慢自愈。

很多患者比較堅強,在踝關節受到損傷后,會勉強堅持行走或帶病工作,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助消腫止痛,促進患病肢體功能的恢復。但這種錯誤做法常常導致關節扭傷加重,最終造成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崴腳急救,記住4個關鍵詞

生活中,如果急性崴腳后沒有條件馬上去醫院,該如何及時自我處理?

休息:立即停止行走,使損傷的足踝部得到休息,從而減輕因為損傷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冰敷:急性期24~48小時可對患處冷敷,一次冰敷時間約15~20分鐘,5分鐘左右觀察一下,休息后再次冰敷,反復多次,避免凍傷。冰敷可以收縮血管,減慢局部血液循環,降低血管壁的滲透性,減輕腫脹。

加壓: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大的衣物(如絲襪),適當加壓包扎,減輕腫脹,過度加壓會加重腫脹、缺血。

抬高:將腳抬高于心臟水平,增加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崴腳后,經過“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初步處理,能有效緩解踝關節扭傷的癥狀,減輕疼痛和腫脹。然而需要重視的是,一些踝關節扭傷可能會導致韌帶撕裂、軟骨損傷,甚至造成踝關節骨折。這些情況如果得不到專業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往往會影響踝關節的功能。因此,對于大多數的踝關節扭傷,還是應該及時就診,排除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情況。

TIPS

如何避免運動崴腳?

◆開始前應充分熱身。

◆運動量要適可而止,避免疲勞性損傷。

◆運動時可以選擇穿高幫鞋。

◆要盡量選擇地面比較平坦的場地。

◆從高處下落時,要注意腳掌落地的姿勢,避免僅腳尖著地。

記者劉威

責任編輯:zN_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