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京津冀地區工業增加值實現25114.4億元,是2013年的1.5倍,年均增長4.5%;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000多家。今年5月,《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發布,京津冀產業分工定位更加清晰,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從單打獨斗到協同發展,京津冀地區發生了哪些變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經濟發展、產業協作、生態治理三方面帶你看京津冀蝶變“三部曲”,透過數據探尋城市群發展新路徑。第二篇我們梳理了過去十年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布局,看三地產業如何“手牽手”邁向新臺階?
(相關資料圖)
1.京津冀產業“互補”激活發展密碼
2022年工業增加值是2013年的1.5倍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個率先突破領域之一,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升級轉移規劃》發布,對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布局進行引導。2017年,京津冀三省市協同辦聯合印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推動構建分工合理、協作有序、上下游聯動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過去九年京津冀區域發展不斷向好,產業協同效能顯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21年區域發展指數為138.9,相較上年增長7.7點。其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成為京津冀地區發展主要支撐力量,相比上年分別增長5.5點、8.5點和2.6點。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推進,三地之間聯系亦不斷加深。目前,京津冀三地企業累計在京津冀區域互設分、子公司超過9萬戶,三地生產要素流動加快。
京津冀產業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工業增加值穩步上升。
2022年,京津冀地區工業增加值實現2.51萬億元,是2013年的1.5倍,年均增長4.5%。近三年,河北工業穩步發展,三年增速分別為4.6%、4.6%、4.2%。2022年河北工業增加值達1.47萬億元,占京津冀總體的5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其中,食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速超過10%。
與此同時,一大批規模企業和具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在京津冀地區孕育而生,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地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2萬家,比2013年增加了15.8%。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112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000多家,分別占比全國的12%和9%。
2.北京以科研優勢賦能天津、河北
2022年北京技術合同流向津、冀共5881項
目前京津冀地區研發投入長期領先全國,2022年北京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居全國第一。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發揮北京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 以園區鏈、政策鏈帶動服務鏈協同,加快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體系。
自2015年北京科委與中關村管委啟動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工作起,北京技術合同流向河北、天津的數量持續增長。2022年北京共有5881項技術合同流向天津、河北兩地,成交金額達356.9億元。北京流向河北、天津兩地技術合同成交金額占總流出比重亦不斷上升,2021年,北京流向天津、河北技術合同成交額350.4億元,占流出總成交額比重從2015年的5.9%增至2021年的8.1%。
此外,截至2022年,中關村企業累計在河北、天津設立9536家分支機構,將北京科研力量輻射至天津、河北兩地。
發展高精尖產業,成為北京構建科技創新鏈條的重要環節。目前,北京高精尖產業嶄露頭角,2021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占GDP總量的26.9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從2017年的6619.8億元增至9961.6億元。同時,北京以高精尖產業為牽引,打造并壯大發展新動能,輻射帶動三地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更好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
今年5月,《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將增強區域產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作為一項重點任務。《方案》提出,京津冀地區瞄準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科學、空天科技等前沿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攻克一批產業鏈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
3.天津累計承接北京企業投資超6900個
2022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2%
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地之一,越來越多北京的項目和資金流向天津。
九年內,天津累計引進北京企業投資超6900個,到位資金超1.2萬億元。2022年,天津引進北京投資項目1180個,到位資金相比去年增長35.7%,占天津吸納內資比重的50.1%。
一大批優質企業、重大項目流入天津,內化成其發展動力,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進程。中石化LNG三期、力神濱海新能源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天津,強化當地重點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配套設施。目前,天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到77家,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3名。
2019年至2021年,天津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持續上升,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比重最大。2022年天津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2%,比重下滑至14.2%。值得注意的是,天津醫藥制造業比重持續上升,從2017年的3.6%增至2021年的5.6%;與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的差距縮小至1.8個百分點。2022年,天津醫藥制造業增長8.8%,快于天津規模以上工業9.8個百分點。
生物醫藥產業是北京的強項,在北京匯集了大量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隨著京津冀戰略推進,天津憑借地理優勢承接來自北京的多項生物醫藥投資項目。今年,天津北辰區政府提速京津醫藥谷開發建設,主動對接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分管京津醫藥谷建設開發的天津市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永蘋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手頭上儲備的投資項目中,五成來自北京。”
今年中關村論壇期間,三省市協同辦舉行發布會,公布了新一輪京津冀產業合作重點平臺。未來,天津將著重提升重點平臺承載能力,加強政策雙向對接,充分發揮“先進制造”和“研發”優勢,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推動京津冀產業成龍配套。
4.河北承接京津企業4.4萬家
近五年高技術產業年均增速10%
目前,京津冀地區逐漸形成為“京津研發、河北制造,北京研發、津冀轉化”的空間布局,河北制造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據工信部數據,河北制造業單位數區域比由協同前的54.6%提至2021年的79.3%。2014年至2017年,河北制造業法人單位增速保持在兩位數,2017年,河北制造業法人單位數量突破20萬家。到2021年底,河北制造業法人單位數量達27萬家,相比上年增長8%。
自京津冀協同戰略實施以來,雄安新區、曹妃甸區、渤海新區等重點承接平臺不斷轉入京津兩地企業,目前,河北累計承接京津轉入企業和單位4.4萬家。其中包括部分汽車、醫藥新材料等制造企業,還有商貿物流服務業等疏解項目。
河北承接企業轉化成發展動能,近五年,河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2022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5%。
今年4月,河北出臺《加快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河北從產業集聚發展向產業集群發展,構建各具特色、錯位發展、與京津深度協同、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

-
煤炭大港“華麗轉身”:現在一車煤卸完,空氣還是透亮的黃驊港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也是多年來京津冀污染防治攻堅戰重大成果之一。
-
牛睪丸叫什么_牛睪丸1、淮山杞子燉牛睪丸淮山、杞子各25克,龍眼肉一匙,牛睪丸兩只,豬爪200克。2、紹酒一匙,姜、精鹽各少許
-
世界時訊::寶駿RS-5怎么樣及北汽新能源EX3 R600怎么樣寶駿全新SUV寶駿RS-5即將上市,目前已經開啟了預售模式,新車全系標配了智能車聯網系統,按照具體配置的不
-
當前快播:膝關節積液用什么辦法能夠盡快消除_膝關節積液怎么辦 膝關節積液的治療方法膝關節積液是指膝關節滑液增多,引起積液。正常膝關節滑液總量約為10-20毫升。滑液超過50ml時,膝關節會明
-
日本2022年出生率創歷史新低!250億美元補助計劃來了_焦點熱議盡管人口萎縮和老齡化趨勢影響了許多發達國家,但在日本尤為嚴重,首相岸田文雄已將遏制該國不斷下滑的出生
-
煤炭大港“華麗轉身”:現在一車煤卸完,空氣還是透亮的
2023-06-03 07:30:49
-
牛睪丸叫什么_牛睪丸
2023-06-03 06:33:35
-
世界時訊::寶駿RS-5怎么樣及北汽新能源EX3 R600怎么樣
2023-06-03 06:02:39
-
當前快播:膝關節積液用什么辦法能夠盡快消除_膝關節積液怎么辦 膝關節積液的治療方法
2023-06-03 05:18:12
-
日本2022年出生率創歷史新低!250億美元補助計劃來了_焦點熱議
2023-06-03 04:06:23